PM2.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.5微米的颗粒物,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。这种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_大。粒径在2.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,能够进入上呼吸道,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,另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,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;而粒径在2.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,直径相当于人类头发的1/10大小,不易被阻挡。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,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,引发包括哮喘、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。
诺和环保认为要解决解决PM2.5颗粒粉尘污染的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:
降低环境与人群健康风险。_环境空气质量,提高居民人均寿命。完善环境与健康工作的法律、管理和科技支撑,设定“十二五”期间完善环境与健康标准体系,基本建成环境与健康监测网络和信息共享系统,完善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、预测和预警工作。考虑反映人体暴露于具有时空分布特征的污染物的频率和时间,在典型示范区域开展高解析度大气污染源清单(包括移动源和固定源)建模(排放因子和活动水平)技术,开展多尺度大气污染模型嵌套技术研究,明确研究范围内主要大气污染物人群暴露剂量;在估算中国大气污染物与健康危害的暴露——反应关系基础上进行健康风险评估,在保护我国民众人群健康的目标下,提升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管理水平。
开展城市及区域各类污染源PM2.5排放调查工作,建立精细来源解析技术,揭示城市及区域的污染源与大气环境的定量输入响应关系,识别和解析各类源、各重点行业和各个重点源的贡献值和分担率,为城市及区域PM2.5污染防治明确工作方向。选择代表性的城市及区域,开展包括城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精细解析与背景值研究及应用、PM2.5达标规划、监测体系建设、大气污染源动态清单编制及应用、灰霾及重污染天气预警及响应、燃烧源PM2.5控制技术集成与示范、开放源的治理技术集成与示范等系统研究与示范,为建立破解我国PM2.5污染的科学技术体系提供支持。
加强组织领导动员全民参与。地方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,制定本地区空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,明确工作任务和部门职责分工。全面提升全民环境意识,不断增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能力。加强舆论监督,为_大气环境质量营造良好氛围。